日期:2017年10月30日(星期一)
報章:都市日報
標題:脊柱側彎影響嚴重 可引致坐骨神經痛
脊柱側彎在香港十分普遍,大概2至5%人口都受脊柱側彎困擾。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成C形或S形,常見的側彎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之間。它一般在兒童時期已經出現,更有機會隨着成長而惡化,甚至引起盆骨錯位,繼而引致坐骨神經痛。
註冊脊醫、脊骨神經科醫生汪家智指出,「脊柱側彎」是由不正常的脊柱弧度引起的一種毛病。「脊柱側彎分為結構性及非結構性兩種,兩種都會呈現脊柱向兩側彎曲的情況,前者大部分原因不詳,後者則可能由於姿勢不正確、長短腳及肌肉緊張等引起。」
脊柱側彎患者較容易出現腰背痛,此外,頸椎、腰椎及盆骨錯位等亦與脊柱側彎有關。其中盆骨錯位更可導致坐骨神經痛,但汪家智表示,這成因常被人忽略。
86%關乎盆骨錯位
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便曾發表報告,該院於2008至2015年初進行臨牀觀察,分析248個坐骨神經痛病例,發現當中86%發病原因與盆骨錯位有關,即盆骨錯位可能是大部分坐骨神經痛的成因。
「盆骨的骶髂關節,是人體受力的中樞,但亦最容易出現錯位,」汪家智說:「一旦出現錯位,便會導致下肢長度不均等,進而影響至連接盆骨、髖、膝及足踝的各關節受力不平衡,對行走時的坐骨神經造成牽拉,最終引致坐骨神經痛。」
坐骨神經痛的感覺,視不同病人而定,可輕至麻痹或輕微針刺,或劇痛至連走動亦受影響,因此不應憑主觀感覺認定自己是否患了坐骨神經痛,而應向專業人士尋求檢查。
「從脊醫的角度來看,脊柱側彎可進行手法矯正,從而減少側彎的度數。大部分脊柱側彎在兒童時期已經出現,若能在發育期內矯正效果最好,但即使成年人也可以進行矯正治療,只是因為骨骼已經長時間適應側彎的情況,成年人會需要較長時間矯正才能見到顯著的效果。」汪家智說。
捨棄胸部呼吸模式
他又表示,對於脊柱側彎病人,除了為他們提供脊椎治療及教授改善脊柱側彎的施羅特運動(Schroth)外,指導病人站姿、步姿及呼吸方法,也是醫治脊柱側彎的重要環節。
「例如脊柱側彎患者必須捨棄以往只用胸部呼吸(Chest Breathing),呼吸時肩膀會提升的習慣,取而代之是學習運用丹田/橫膈膜的呼吸模式。理由是當使用丹田/橫膈膜的模式呼吸時,脊柱可以得到放鬆,不會上下移動,而且這呼吸法絕對能幫助患者進行施羅特運動。習慣成自然,就可改善脊柱側彎問題,及預防側彎惡化至盆骨錯位等。」汪家智補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