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5年6月26日 ( 星期五 )
報章:信報 C4
標題:了解脊醫治療
香港的脊醫發展早在1967年已經開始。當時只有3位脊醫回流香港,為駐港的外國人做脊科治療。之後亦有一些本地香港人慢慢開始接受這一科新的治療方法。在1993年香港立法局通過脊醫註冊條例第四二八章,並於1994年成立了脊醫管理局來制定專業守則,為合資格的人士註冊為註冊脊醫。這是一個對市民的信心及安全保証。
脊醫不是西醫,也不是用西醫的專科來分類。因此,脊醫的治療方針跟西醫有所不同。脊醫不使用西藥或動手術等方法來為病人解決痛症問題。脊醫是使用手法矯正(Adjustment)來為病人治療。大部分痛症源頭,都是因為脊骨關節移位壓住神經線而產生發炎及痛楚。大腦是經由神經線傳遞信息到身體各部分,如:骨骼、皮膚、內臟器官等。當神經線受壓時,大腦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會被阻礙甚至終斷,因而影響身體的器官運作變得遲鈍。如受壓情況嚴重,骨骼會出現各種痛症,皮膚會有針刺或麻痺感覺,內臟也可能出現機能性變化,如:胃痛、心跳加快、呼吸不順、尿頻、便秘等。
脊醫很多時會先為病人找出脊骨移位的位置,才能全面地醫治痛症。脊醫對移位的脊骨所用的手法矯正,形式就好像牙科矯形醫生為病人做牙齒整形一樣,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為移位的脊骨關節復位,並不能只做一兩次就可治療成功。不過,有很多病人在完成第一次治療後,痛症問題都會有所改善,痛楚甚至能減退一半或以上。
但大家也得明白,大部分痛症都是日積月累的勞損,造成退化問題產生。而每個錯位的關節都會有慣性的舊記憶,因此,在接受脊醫治療的過程,是需要重複一段時間做矯正來洗去舊有記憶,讓骨骼重新建立正確的關節位置。現在很多脊醫診所也駐入了不同的物理治療儀器,如超聲波、干擾法、磁療床、衝擊波等,因應各病人所需來配合脊骨矯正,讓病人得到最快而又最佳的治療效果。